在去年九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承諾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
而國務院總理*在人大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強調,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大力開發低碳技術,推廣節能技術,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政策扶持,再加上高漲的投資熱情,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增長速度Z快的國家。水電裝機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太陽能光伏發電容量,中國均居世界*。中國風電已連續五年增幅超過,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占據了的三分之一。
而在前不久,多晶硅、風電設備與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一起,出現在國務院的調控“黑名單”中。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也有學者專家指出,新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同時,也存在不少發展的制約瓶頸.
工信部副部長苗圩更在兩會上直言,中國風能充沛地區地貌大都風沙伴存,對風電設備磨損大,上馬太多相關項目不符合國情。他更點名批評,甘肅的千萬千瓦級的風力發電站是典型的形象工程。
有學者指出,在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企業盲目涉足的現象,造成新能源布局不夠科學,能源供給使用出現失衡.
此外,在風能,光能等科技產業的發展上,還面臨著自主研發能力不強、人才隊伍短缺等多方面的問題。政府必須盡快加強新能源的規劃引導,促進新能源產業走上健康持續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