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四川省電力公司投資將過千億,打造全國Z大省級電網,相當于再造一個四川電網;海南電網將投入250億加速電網建設;重慶將開工建設投運智能變電站116座;山東將開建電壓等級高達百萬千伏的特高壓輸電線路…… 為加快利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在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2011年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導下,近日各地方電力公司紛紛優化“十二五”電網發展規劃,將重點發展特高壓和智能電網。
特高壓將迎來建設高峰
1月20日,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特高壓電網建設的起步工程,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擴建工程設備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該工程將進一步驗證特高壓交流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能力,計劃今年3月完成全部設備的設計審查和驗證,4月確保*變壓器、開關到達現場,5月*特高壓串補組部件到達現場。這標志著我國已全面加快特高壓擴建工程設備研制與供貨。
隨著我國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建成投運、安全穩定運行以及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全線帶電成功,標志著我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突破,走在了世界輸電領域的前列。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部署,2011年將完成淮南(皖南)—上海、錫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蒙西—長沙、靖邊—連云港等五項特高壓交流工程,以及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等兩項特高壓直流工程的核準工作。針對這一部署,許多地方電力公司都相繼出臺了相關規劃。
例如,2011年山東將開工建設錫盟—濟南—南京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工程,輸送給山東500萬千瓦負荷;特高壓被寫進《江西省“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此外,特高壓也給國家電網走出、積極參與合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堅強智能電網推動綠色發展
智能電網是實現各類發電能源能夠安全、可靠入網的保證,隨著我國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加快發展,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實現“接入”能力迫在眉睫。而且,目前我國正在實施的特高壓輸電工程解決的就是“堅強”的一次電網問題。國家電網公司副總舒印彪明確指出:“智能電網是新一輪電力變革中Z重要Z核心的技術。沒有智能電網就不可能實現大規模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們現在具備了世界上的設備技術和制造能力。”
正是憑借過硬的技術,美國電力公司不久前主動向國家電網拋出“橄欖枝”,雙方簽署協議,將廣泛開展技術合作,共同推進特高壓、智能電網和新能源建設。目前,我國許多地區已把智能電網作為“十二五”發展的重要內容。例如,未來5年,福建省將投資超過900億用于電網建設,構筑主干電網,實現1000千伏電網與華東主網互聯的同時重點發展智能電網;云南將投666億建堅強智能電網;廣西將投入413億建設智能綠色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綠色發展白皮書》提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是推動我國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戰略支點。據介紹,到201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以華北、華中、華東為受端,以西北、東北電網為送端的三大同步電網,初步建成世界*電網。
此外,西部能源大區新疆的智能電網規劃試點也將逐步推開,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根據《新疆智能電網規劃》,2011年當地電網在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各環節的智能化及通信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將進一步展開。目前新疆智能變電站可研設計已完成內部審查,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已開始試點,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工作已進入驗收流程。
將帶動電力設備市場洗牌
網架建設、尤其是電網建設是“十二五”電網投資的核心主題,主要集中體現在特高壓環節。我國“十二五”將投資5000億建特高壓輸電網架,隨著世界首條特高壓輸電線路進行擴建以及“三縱三橫”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和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陸續開建,特高壓變電工程環節涉及的變壓器、電抗器、GIS組合電器,以及輸電工程環節的電纜、絕緣子、鐵塔、串補裝置等企業將直接受益。
目前,一些輸配電設備企業已經開始加快特高壓設備研制。1月17日,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與沈陽變壓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特高壓設備研制。作為戰略合作的*項成果,雙方正式簽訂特高壓交流升壓變壓器研發項目合同。
據了解,我國確定分三階段建設“堅強智能電網”,2009年至2010年規劃試點,2011年至2015年大規模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國對堅強智能電網的標準體系規劃,包括對“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規劃。這也將使得這些環節的設備制造企業獲益。
隨著各地不斷推進特高壓和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將逐步打破設備企業之間的技術界限,設備企業的技術升級。此外,垂涎于特高壓、智能電網的市場容量,在先期進入的企業之后,又有許多新企業押寶。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我國輸配電行業將加快實現整合,未來將會有大批設備企業“消失”。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 徐壽平
電 話:
傳 真:
手 機:
個性化: